颠覆认知!成长的关键不再是努力积累!而是跃迁!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如果理解了知识跃迁,你就该明白,快速让不同领域的人知道知识源头,会产生诸子百家效应,引发下一轮的知识跃迁。而你作为这个网络连接最多的点,跃迁的概率一定最大。”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曹师傅

聊聊这本书啊,是一个互联网圈子里的人写的。原来在新东方工作过。书名呢,《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1

这本书开始引用了电影“一代宗师”里面的一个说法,它把高手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见自己。

第二阶段,见世界。

第三阶段,见众生。


    这个有点佛家的感觉。见自己,就是知道自己是谁?应该在哪?或者说愿意在哪?在那个地方能干点什么?这一部分需要完全靠自己解决。这个是基本功。


    比如说我们做股票或者期货,没有任何两个人是一样的。我和王老师的投资风格偏向于价值投资一点,但我们俩也完全不一样。大家可能基本的框架接近,但理解存在个人的特异性。

    A、B两人跟同一个老师学交易。两人用同样的策略,A挣钱,B赔钱。是不是说B错了?不是。两人对同样的策略还是存在差异的。我们绝大多数投机者很难见自己,能见什么?容易见什么?见别人、见价格、见盈亏。你做铁矿,今天做空,明天涨了,你会不会平?我们其实并不完全相信自己原来那个理由,我们相信什么?显然盈亏的比重更大一点。很难见自己。但是只有见了自己,才知道自己是谁。按照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做交易,这叫见自己。

    按照我的理解,基于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做了一个东西。至于这世界是不是这样,没有关系。做对了,我挣钱。做错了我砍仓,我认。恰恰就是因为没有这个东西,所以我们总是定不住自己。为什么要看行情?要是能定得住你自己,根本不需要看行情。电视台大量的那种股评节目,大家会问什么?“老师,你帮我看一看那个股票。”这个是容易跟着行情走,还是要有自己的定论。



    我想先翻译一下这三个词,其实见自己是个选择问题,相对比较简单。见自己就是一个选择。你先选好你自己是什么?干公务员?还是做生意?是买矿山?还是出国学习?就这个事不用跟别人商量。你先做自己主,把这主做。没有做这个主之前,你干什么事情没用。


    先要见自己,见完自己以后见世界。我觉得见世界其实是学习,就是世界是什么?那世界到底是什么?这个事就复杂了。我们个人的认知能力、精力以及各方面的东西可能都不一样,而且世界又太复杂,所以见世界可能是一生的问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自己去见、去学。我比较反对现在的某些家长培养孩子的一种倾向,就是好好学习,其他都不要管。学习只是你见世界的一种方法。比如说那个叫应试成绩,但是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如果你不去见一见,你可能这个学习是不完善的。所以见世界必需要时间,而且加经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我们投资或者投机的过程中,见世界是什么?就是你要知道很多方法,或者了解很多方法后比较一下不同的方法之间,它的优良中差在哪里?为什么学这么多的东西?是不是全部都要掌握?肯定不可能。你也不会。但是你全方位的了解了这些工具以后,相对来讲,你比较能客观地来认识自己。选择什么样的工具,乃至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可能会更好一点。我94年进期货市场,到现在是24年,虽然在期货市场我做交易做了10年,但后面的这个14年,我就没有做期货,而做了股票。为什么这样?因为我发现我的特点可能不太适合做期货。因为期货需要你坚决、果断、机敏,能够适应随时改变策略,方向、方法都可以变。因为什么?期货就是追求速度,追求时机的一种交易。它比较灵活。相对来说我的耐心好一点,我喜欢研究得更深入一点,自然就会慢一点,那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东西,不太合适我。



    我把高手的三个阶段简化为一个模型。前两个是相对确定的,见世界等同于时间、地点。见自己则等同于人物。时间、地点和人物都有了,还差点什么?情节,就是人事物的变化。我个人理解,把这个见众生就是一个情节。而且这个情节是变的。高手,如果要参透这个事,需要先见自己,再见世界。但光有这两样,没有意义。所以说众生相,难在众生,你要能把众生看清楚,那就变成什么了?成佛了。如果你全部参透,那你就成佛了。


    搞清楚自己是谁,然后搞清楚世界是谁。再搞清楚这个世事如何?你看,其实我们一个人的职业,一生的成就也就归纳为这三条:我在哪个单位混?在那个单位应该怎么做?对那个单位影响的核心因素是哪些?把这些东西都搞清楚了,你还要看什么?还要看众生相。?改革开放?还是自由自由经济?你会发现,你还是你,世界还是这个世界,什么变了?众生相便了。



2

知道知识在哪,比知道知识是什么重要?



这里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扎克伯格,Facebook的创始人。特别不忿那个谁?拉里佩奇,google的CEO。扎克伯格特别看不起这个谷歌的创始人,你知道为什么么? google说,“我这厉害,所有的人只要他想知道什么,在我这一google都能找到。你看我google很厉害了!”扎克伯格说“你这根本不厉害。你有没有意识到一件事情吗?这个人在google上,他知道他google什么吗?”


其实我说的这个故事,就是个段子。


就是google说自己很牛,因为所有的人只要输入东西就能查出来结果。Facebook说google根本就不牛。为什么?因为你并不知道查什么?你得在我这个Facebook上面了解事情发现问题后,才去google。

Facebook在它规模比较小的时候,投行给它的估值就是比google要高,原因就是跟这个相关。



3

这是一个机会增多,概率降低的时代。



我在北方交通大学上大学,在我们那个年代,国家是包分配的。包分配的概念是什么?你只要上了大学毕业成绩还不错,国家按照有限的那几个渠道把你分到那去。分到那去了以后,你只要勤勤恳恳认真工作,你会有比较大的概率得到提升。所以那个年代,它是一个什么时代?它实际上就谈不上机会。大家都是差不多,只要大概差不多一股脑给你全放到那去,机会对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你要在那个地方特别努力,然后努力往上,最后你相对成功的概率比较大的。那时候机会少。但以那个标准来衡量相对成功的概率大。


现在呢?自己看着办吧。不分配工作其实是意味着机会多。但是不管哪一个机会,你做做看。你做做看的结果是你不知道进哪个行业?进到那个行业里面,你不知道做什么工作?你不知道怎么做这份工作?也许做到一定程度后,另外某一个行业里的人哪一天以什么方式分分钟把你灭掉了。所以现在的时代就是机会特别多,但是概率降低了。


20年前一个年轻人要想跑在相对同龄人的前面,它应该采取什么策略? 那个时代大部分年轻人之间的PK,更多的是靠努力靠勤奋。现在呢,你得反过来想,就是如何在一个特别宽的领域里面,找到自己感兴趣且擅长的事去做?去了干什么。不重要吗?不重要。找一个喜欢的,有潜力的,看上去不错的,然后先搅在一块,搅搅看。


现在其实是一个最不该过早把自己圈定的时代。



4

从独立思考到联机思考。


独立思考相当于闭门造车,联机思考是什么?就是将更多人的思考与你的思考联系起来,借势,借别人的势,干自己的事儿。



5

跃迁的三个阶段。


认知跃迁 20%

能力跃迁 20%*20%

能级跃迁 20%*20%*20%



认知跃迁比较好理解,就是通过学习,掌握一些新的东西来改变我们对原来的某些东西的看法,本质上改变你的认知的习惯和内容。这一部分怎么来?其实主要是学习。


能力跃迁,举个例子,你觉得这个抽烟不好,对自己身体不好,对周边环境也不好。这个是一个不好的习惯,你准备把它去掉。认知跃迁的阶段过了,戒得掉还是戒不掉?这就属于能力跃迁的范畴。美女们都在减肥。显然有减肥的想法足以说明你认知已经完成跃迁了。但是问题是能力跃迁,行为跟不跟得上。认知跃迁还算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能力跃迁就比较难。因为能力跃迁跟你的行为相关,所以相对较难。


能级跃迁这个词是从物理学来的。得到外界的能量,电子跃升到更高的轨道上。认知跃迁和能力跃迁都可以自我实现。但能级跃迁需要借助外力。我们通常是先提升认知,再改变能力,但能级跃迁当如何去做?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潘石屹、王健林……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为什么能上到如此高的层次?这些人很强,但是我相信在中国跟他们一样强的人大有人在。但是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他们?用雷军的话说,风口。就是当你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以外,你如果想有更高的提升,需要有更强的能量,但是更强的能量往往不来自于你本身了,而是来自于环境。所以你要找到合适的方式,把环境中的能量吸过来这样你才能完成能级跃迁。



我还要说的一点,这三个阶段都符合二八原理。就是绝大多数人只能止步于一般人,只有少部分人可以完成三个跃迁成为高手。算下来,从认知跃迁到能级跃迁,成为高手的一千人里也只有八个而已。如果在某个境地下,我们同这样的人一对一对决,如果没有其他的优势,我们还是别玩了。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努力不一定有回报,因为你需要与高手竞争,你需要被这个概率所限制,就是这么不公平。但是话又说回来,不努力,你连获取回报的机会都没有。



6



第一个最下面这个叫沙漠的这个地方,价值相对低,要求低,收入顶多一万块。竞争靠的是什么?时间和体力。这样的工作本身低价值限制了你才能的释放与提升。从竞争角度来讲,大家都一样,没有人有特别强的优势。这种地方、这种工作要尽可能避免或者尽可能少干。比如说前两天那个山西的收费站大姐,36岁下岗。大姐说“我干了一辈子,从16岁来,到现在20年了。我就会收钱,你现在不让我干,我得找领导拼命。”这种工作就被定义为沙漠,这种事情要尽可能的避免。




上面那个地方,虽然对你的要求不高,但是这个工作特别有价值。比如说1935年参加红军。这对素质没要求。只要愿意来,红军都接纳。记得马云去年在阿里巴巴年会上怎么说的,“ 95年我们把马路上能两条腿走路的人都招来了。因为没人到我们这么一个垃圾公司来干。”这就是不需要太高的个人价值,但是最后实践的价值非常高,这叫什么?在学术上叫肥尾,从我们一般角度来讲,这就是命好,馅饼砸脑袋了。



小山头是什么?就是你存在高优势,但是这个价值并不是很大。这种工作,我想用另外一个词概括。小确幸。我比较喜欢用这个词,什么意思?就是个人在某一个方面相当有才华,但是又不肯借某种东西搞多大的事情。干了一个相对价值并不是特别大的事情。比如说开个服装工作室,就做那么几套衣服,自己很好,确实也不错。挣大钱吗?不能。但是个人小确幸很好,我喜欢这样。不用挣大钱。工作的价值没有特别高,但是个人确实保留高优势。因为这种小买卖决定了它不能挣大钱。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他个人在那个小买卖上是有高价值、高能力的。很确定,而且也挺幸福。但是没有特别大的实现价值。




头部呢?所有你在新闻媒体上看到的牛人都是,就是他本身拥有相对强的能力优势,而且在一个那样的行业里。房地产,互联网、金融,就是具有强大的辐射性的行业里面,这两点都被卡住,个人能力很强,行业很强。他在这样的一个分布里面,就属于头部,这就是风云人物。 马云、马化腾。所有你能说出来的人都在这,对吧?


如果是你面临到就业,面临到选择城市,面临的选择创业,有可能的情况下要考虑这个头部,因为它有可能出现一个大的事件。当然这个是有可能的情况下,有些时候可能没办法做到头部,那没关系。我认为除了头部以外,那个小山头其实也不错。你要是命好,在肥尾那个位置也挺好。不过,那要看命了。值得肯定的是要尽可能避免沙漠这个位置。



7

专注和迭代。



这个简单说一下,就是你在跃迁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充分了解了现实和情况,做出了一定选择之外。不要太过分散,最后还是要定在一个位置,专注下来,然后不断地研究、深化、迭代、调整,我们把它称为叫试错。尽可能的在认定的点上打出水来,而不要一飘到底。你就算进了阿里,你也会被踢出去。因为你解决不了问题,领导早晚看出来。进去了后还是找一个位置,真正能把工作做到位,显出你的价值。



8

打破轮回。


这里要注意两个事情,一个叫改变状态,另外一个要改变模式。我们还是说减肥吧。减肥往往容易陷入轮回,因为我们没办法打破轮回。你可以少吃点,加强下运动,这叫改变了瞬时的状态。但是改变什么了吗?没有。过两天别人突然请你吃大餐,突然过年,突然怎么怎么样,你的体重很快又涨上去了。你只改变了瞬时的状态,但没有变模式。因为状态是一个随时变化的东西,模式是一个稳定的东西。比方说每天吃多少合适?每天运动多长时间合适?这说不准。因为这是状态。状态会随之不断变化的。但倘若从今天起不吃下午饭了,你随便早饭怎么吃?你随便中午饭怎么吃?你随便爱运动不运动,我不管。但是我跟你说,我只要把你的模式给你变了,就是晚饭没有,你试试看。

如果你不变更模式,你只变状态,最终的结果一定会被打回原形。



9


最后一个大家能看出这个图是什么意思?最后这个叫效能阶梯。为什么发这个图?问个问题:明后几天你准备做什么?你会说一些具体的安排,然后可能会用某种方法,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在这张图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从底下往上。这是常规思路,效果不一定好。因为你可能时间会不够用,你无法评估你的工作的结果,这样你认为你的目标还有可能实现么?没可能。


如果你从上往下,先确定目标,再细化工作,结果又当如何呢?制定目标,先锁定结果,再细分工作。相比于前者,达到目标的可能性会不会大一点?


好了今天这本书就聊到这吧。



推荐书目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内容提纲

(作者:曹师傅)


读书会预告


 时间 


3月15日 (周四


 主讲人 


陈进


 推选书目 


《乌合之众》



PS:你可以将自己的读书感悟或心得,写在下方的 留言区 ,获赞数前三名,可获得投资客100元消费卡一张。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