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庄台小吃】田庄台馅饼文秋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田庄台小吃载入国家文献
老字号味道依旧指尖飘香

2016年上半年,辽宁省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计划拍摄辽河口区域的特色美食,。录制团队于7月22日抵达,拍摄工作在酷暑中正式启动。

随着工作的推进,又有一道道特色美食跳入镜头,品质之佳令人难以取舍,不得已将原定的6个项目增加到9个,继而又增加到12个,工作量由此翻倍,拍摄了整整10天才得以返沈。8月10日,又因1家小吃风味突出而特别赶回来补拍。

这意味着我市有13个饮食类非遗项目将统以“田庄台小吃”之名,于近期通过在《文化共享》频道的播出而被全国人民所识。这是我市辽河口饮食文化走向全国的第一步,是漂亮而又响亮的一步。

有人说“味蕾是有记忆的”。这里将陆续向读者推出这出自田庄台13个家庭的13种老味道,期望更多人的味蕾记忆能够被那13位传承人的老手艺所成功激活。

田庄台馅饼文秋店

这是一家以馅饼为主食的饭店,也配有米饭,但点的人极少,实际上人们就是奔馅饼来的,自己吃完了还要打包带给家人。人们的普遍反映是,文秋馅饼不仅不亚于大名鼎鼎的牛庄馅饼,且已远远超过了它。无论此言虚实,文秋靠那一张张馅饼撑起了一家生意兴隆的饭店却是千真万确的,且已持续兴隆了18年之久。



文秋姓王,1967年生人,成年后接父亲班,到田庄台土产公司就职,长年织苇席、打草袋子啥的。1998年下岗。下岗的当天晚上,她就起意要拣起爷爷的老本行——自个儿开家饭店,专门烙制馅饼。



王文秋的爷爷王庆云,原籍河北,清末民初过到田庄台,带手艺来的,来到后就和弟弟合伙儿做生意,主要是做切糕、烙馅饼、烤火勺啥的,冬天也蘸糖堆儿,也就是做糖葫芦。一直没有铺子,切糕是在家里做好了挑挑儿去卖,馅饼、火勺是把车子支到街上现做现卖。想来就是那种简易的小三轮车,车上搁个小铁炉,炉上置口平底锅,烧无烟煤。


王庆云育有二子五女。次子王凤林,继承了父亲的切糕手艺,时下人称“王把切糕”;长子王凤山,也就是王文秋的父亲,则打小就对面食这行不感兴趣,但是其妻胡志芹却对馅饼情有独钟,将公公王庆云的手艺学了精道。即使在不兴个人做买卖的年代里,胡志芹也不曾丢下这手艺,而是时常烙馅饼给家人吃,用当时田庄台几乎家家都有的那种俗称“小炕跑”的铁炉子来烙,这使王文秋自幼就深知自家的馅饼好吃到无双,渐大后也是很快就掌握了这馅饼制做的技艺,于是到不得不自谋生计的时刻,自然而然就想起了馅饼。


打着“文秋馅饼”字号的饭店于1998年营业,在迄今的18年间,生意状况是“不倒槽”,意思是总是一个劲儿地火。王文秋由此在这些年间领受了无数赞誉,她对爷爷和母亲的手艺的钦佩也是早已达到了顶峰。


为突出地方特色,“文秋馅饼”已于近日更名为“田庄台馅饼文秋店”。内容却是未变,馅饼仍是其地道的主打,再佐以炸牛排、水爆肚、外脊筋、花腱肉等40多道清真佳肴,大厨也仍是王文秋和丈夫白铁军。






万众瞩目的辽河口博物馆还需一段时间才能闪亮面世,

为了让人们更及时地了解辽河口文化的内涵,

我们特别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

我们将通过这一平台,

滚动式地展示辽河口文化的特点与亮点,

讲述盘锦地域文化的精彩故事,

以增进广大人民对这方水土的认知与了解,

提升盘锦市民的城市自豪感,

并以此迎接实体博物馆的落成。


点击标题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田庄台小吃】老胡家烧鸡

【田庄台小吃】张记烧锅

【田庄台小吃】王把粘食

【田庄台小吃】老于头手包饺

【田庄台小吃】郭家饭店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