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可怕吗?李小鸣用10次尝试来回答你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本文字数共 4072

阅读时间约 13min

但可以给你提供一种新生活的可能


 第 7 个 转 型 故 事 




如果说温水煮青蛙是生活的常态,那么他可能是那只不懈寻找新池塘的青蛙。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成功故事,但主角尽可能地真诚地分享了他的历程。

李小鸣刚创业时加入在行行家,照片由在行团队拍摄


2009年初,李小鸣经历了人生中第6次跳槽,他离开了《南方周末》,成为凤凰网资讯中心总监——这次的跨度比前几次都大,意味着要彻底跟传统媒体说再见。


找到新的坐标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在那之后的9年里,李小鸣的事业又经历了很多次转折:从门户网站到社交应用,再进入自媒体和知识付费领域;从在机构打工到给自己创业,再到重回机构。


每一步的挑战都很猛烈,“第一次去尝试了不同的东西之后,会让你觉得(转型)没有那么可怕”,他说。


有件事一直没变,“自我实现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挑战永远都存在”。


1

寻找“更有意思的内容”和“更有影响力的新闻”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国际文化传播专业—国际新闻电台编辑—《21世纪环球报道》新闻主任—《青年参考》新闻主任—《新周报》创建人—《南方周末》资深编辑—凤凰网资讯中心总监


李小鸣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儒雅温和,跟他的故事里呈现的那个能折腾、不循规蹈矩的人多少有些反差。成长于一个家教严厉的教师家庭,“70后”的他从小就是个乖孩子——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听话乖顺。


“中国教育总在说三个字:乖,听话——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如果在英文里找到一个直接对应的翻译:Listen to me,你会觉得这是一个不太好的态度”,他说。“listen to me”的文化让人们“小时候听父母的,进学校听老师的,工作了听老板的”,“找不到完全的自己”。


或许是对“听话”的状态一直有所警觉,被严格管教的李小鸣从小就有叛逆的一面,儿时他常常拆卸并改装家里的东西,还常跟着父亲看当时受到关注的新闻和纪录片,长大后的路也都是自己选的。本科在一所师范院校学了当年紧俏的国民经济管理毕业后,一直想要进入媒体行业的他又考了北京大学的双学位,选了国际文化传播专业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做国际新闻编辑。这份工作可以让他落户北京,也满足了当时的虚荣心,但“一进去就看到了以后的样子”。工作4年,他深感自己做的新闻不能触达普通人,“想做更有意思的内容”和“更有影响力的新闻”,希望自己创作的内容能被更多人看到、与更多人的生活相关”。


通过朋友介绍,他认识了正在筹备南方报业集团旗下《21世纪环球报道》的负责人李戎,这份报纸的创刊策划令他感觉“非常性感”:它要另辟蹊径,以先锋、开放的视角报道国际新闻。李小鸣决定辞职,他南下广州,不久后成为这份报纸的新闻一部主任。


他喜欢上了那个生气勃勃又闹腾的广州,当时这座城市是中国市场化媒体最有生命力的阵地。这个年轻的团队创造了一份在当时光彩夺目的报纸。


回忆起那段时光,李小鸣至今都语带骄傲,他记得自己在飞机上看到有人拿着他们的报纸,“正好(他)看的那个版面就是我做的”。


遗憾的是,这份报纸因为种种原因而被休刊,那是一次理想主义者的碰壁,但李小鸣事业上的探索却没有因此停顿。


他继而回到北京,加入中国青年报旗下正在改版的国际资讯类周报《青年参考》。这份报纸提出要用年轻、新锐的风格报道国际热点新闻。担任新闻部主任的李小鸣认为“自己做出来的才叫牛”,力挺原创,但资方觉得原创的手段固然有必要,但也许摘编、编写的方式投入产出比更高。这份报纸最终定位以摘编为主,李小鸣决定离开。


他进而转战湖北武汉,从零开始,和各路媒体人一起创建了《新周报》,立志“要在3年左右超过《南方周末》,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深度高端新闻周报”,主打独家调查和深度报道,但在各方压力下,这份报纸仅仅出版了7期,就转型成为了综合性文摘报纸。李小鸣选择离开。


他随即加入了《新周报》想要追赶的对象——那个时代的记者们所心心念念的《南方周末》,在报社先后任“天下”和“时局”版资深编辑。


几年后,门户网站兴起,李小鸣逐渐感受到门户的优越——传统报纸特别是周报,越来越难以与之抗衡。2009年初,他应凤凰网总编辑之邀,来到这家网站担任资讯中心总监,从此进入了互联网业。


李小鸣的微信头像:JUST DO IT


2

碎片化的内容和碎片博物馆

在凤凰网的内容运营实践和思考


进入互联网行业时,李小鸣面对的是全新的游戏规则和门户网站之间比传统媒体更为激烈的竞争。此后他一直琢磨的事情是如何追赶“头部”——例如新浪、腾讯等当时行业内比较领先的门户网站。 同时,他也迅速接触不同的互联网内容版块和产品类型:从Web 1.0时期的各类频道和专题,到web 2.0时代的论坛和博客,他的思维也慢慢从内容生产转向内容运营


李小鸣认为,媒体的运营不仅仅考虑内容的质量,更要考虑内容的传播,内容的商业化,以及如何更高效、高质量地生产内容。“运营比内容更综合、更立体,但未必专注、深入。”


2011年,微博的发展如日中天,140字以内的小方框触发了无数公共讨论,互联网上的内容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相比之下,曾经被寄予自媒体发展厚望的博客却慢慢显得有些“传统”。


当时正在负责凤凰博报的李小鸣仍坚信深度内容的价值,他希望通过线下活动来拉近优质内容与读者的距离——凤凰博报的“名博校园行”活动邀请了熊培云、加藤嘉一、等网上最活跃的凤凰博主,到全国多所高校和学生面对面交流。


这些活动反响热烈,在一些高校甚至站无虚席。在以名人博客来吸引读者的背后,李小鸣看到了“用户创造内容”(UGC)这种方式蕴含的强大能量,也对从广大群体获取想法与资讯的“众包” 概念越来越感兴趣。


“名博校园行”活动海报。知名公共知识分子来到青年身边,关注青年人关心的问题,为青年人的成长成才答疑解惑。


一次机缘巧合,他受朋友之邀参与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的讨论,接触了新中国成立后各种散落于民间的社会生活资料,例如一个生产队1949年以来所有的账本、庭审资料、个体书信和日记等等,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个体与家庭,却让他“很兴奋地看到了清晰的历史轨迹”。


他萌生了建立“记录社会生活的在线博物馆”的念头:用散落各处的碎片化资料,拼出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3

硅谷的启示:寻找技术和资本,做自己有激情的事

在斯坦福大学和硅谷


门户网式微,新的传播方式和媒体形态在哪里?李小鸣对这个问题怀有强烈的好奇。李小鸣离开了凤凰网,开始寻索答案。


2012年,美国三大著名奖学金之一的斯坦福大学“John S. Knight Journalism”新闻奖学金主题恰好以媒体创新为主题。这项奖学金面向全球在职媒体人招募,并且要求申请人提交个人项目提案。


约翰·奈特奖新闻奖学金(John S. Knight Journalism Fellowship),斯坦福大学为记者提供的一年期项目,旨在让参与者从事创新项目。 

官方网址http://jsk.stanford.edu/


 “我越看斯坦福的项目,就越觉得它就是为我准备的”,李小鸣回忆,他花了一个多月准备申请资料,还提交了“在线博物馆”的构想,数月后,他成为当年全球20名入选者中仅有的2名亚洲媒体人之一。“上天给了我一个大馅饼,除了我的生命和家庭之外,最大的赐福”,他说。


在斯坦福大学,李小鸣遇到了来自美国、巴西、法国、委内瑞拉,匈牙利等各国的优秀媒体人,他们从事的领域既有电视、报纸,也有网站和媒介运营。


他们的生活被与互联网及媒体创新相关的论坛和活动填得满满的,也频繁出入谷歌等世界领先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沉浸在VR、AR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所带来的冲击中。


李小鸣还记得,一位同班同学用VR技术还原了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的灾难现场,观者似乎就站在屋顶上,听着风声、狗吠和求救声,目睹水面的浮尸和迅速逼近的飓风。李小鸣很受震撼, “如果媒体和技术有非常好的结合,可能会创造出远远超出想象的东西”,他说。


斯坦福大学地处的加州硅谷一直是美国科技创业的中心,在那里,他结识了大量互联网、投资、商业和技术领域的朋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启发和鼓励,忆及那段经历,他深感自己找到了另一个自我——更有勇气,也更有力量。 


“以前工作更多是被动的,创造性很有限,而现在,你被(在线博物馆项目)驱使着,本能地有兴趣要接触投资和技术”,他说,“心里好像有自我暗示,你以后是要干这些事的”。


毕业典礼那天,看到同学们忙着拍照并分享照片的情景,李小鸣更坚定了自己做图片社交应用的念头:为什么不设计一个手机应用程序,让人们围绕相同主题发布视角和风格各异的照片,共同记录他们所见证的时空呢?这不就是“在线博物馆”吗?


像蓄满电量的电池一样,他将虚拟博物馆的创意聚焦在个人图片共享和社交上,确定了创业方向:要让用户共建相册,让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结。


2014年夏天,李小鸣婉拒了国内媒体集团提供的留在美国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国创业。“我对这个项目太喜爱了,我要回来做自己的事情”,他说。


李小鸣回国创业参加访谈节目《硅谷看世界》


4

创业的教训:“没更早面对投资人泼来的冷水”

创建葡萄相册(Join)


起初,李小鸣并不了解创业可能遇到的凶险和挑战,不擅推销的他,怀着对项目的热情,决定拿出自己的积蓄,直接带团队开干,等产品更加完善时再去融资。“这是我犯的第一个错误,在项目前期没有和投资人充分沟通”,在我们与他的交流中,他直言不讳地回忆起这段历程。


在他事后想来,投资人对市场的了解远远超过创业者,后者应该从前者的反馈,特别是负面反馈中收集有用的信息。


他将这款相册应用定位于社交软件,而当时“90后”和“95后”是国内使用社交媒体最活跃的人群之一,他努力想要拉近自己与这些核心受众的距离,为此组建了一支由8位年轻人组成的团队,集中打造产品的社交功能。历经10个月开发,这款名为“葡萄相册”(后更名为“Join”)的图片社交应用终于上线。



李小鸣准备了PPT和商业计划去见投资人,不料对方直接指出,创始人的年龄和“基因”都与产品不符。


这给了李小鸣重重一击,“如果当时能够及时调整,也许(这个提醒)是好的”,他说,“但是媒体人做久了,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我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只要我能够把这个话说圆(就行)’,但是把话说圆和把事做圆是两个道理”。


在之后的融资过程中,不断有投资人指出项目的问题。2015年,互联网创业逐渐进入寒冬,投融资量快速下滑。到了2016年3月,他花完近250万存款,又没能完成项目转型和团队重组。在那之后,李小鸣不得不选择让项目‘休眠’。


“看到别人做的Join(另一个同名软件),再对比我自己的,发现自己做的是多么糟糕”,后来他这样说。


李小鸣认识到,创业是非常严酷的商业挑战,理想和热爱固然可贵,但创业者必须考虑真实的商业环境——用户市场、竞品市场和投资市场,考虑项目的商业可行性及可持续性,以及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的边界,自己是否能够搭建起一支优秀的产品、技术、设计和运营团队。


同时,创业也让李小鸣认清了自己,他的“基因”或说优势不在社交,而在内容,当初葡萄相册应该建立在好的内容之上。


他的反省和调整不止于此。做葡萄相册时,由于缺乏足够强大的技术支持,产品应用不能迅速迭代,一度无法带动用户。这段经历更加强了他对技术和与之相关的资源的好奇。


在结束自己的项目之后,他加入了以大数据驱动的乌镇智库,,负责公司日常运营、市场和销售。尽管销售业务得到了历练,但他也逐渐明确自己对内容的兴趣。


就在此时,李小鸣得到了再次回到凤凰网的机会。


葡萄相册(Join)留下的痕迹:喜欢拍照


5

“成长不是一个矢量,没有唯一的标准或者方向”

做内容,还在继续


2018年初,李小鸣回到凤凰网,担任副总编辑,负责自媒体、知识付费等业务,投入自媒体和知识付费的红海,这又是需要重头摸索的领域。他依然坚持做有价值的内容, 希望结合商业思维,做出“满足人们内心正常和高尚需求的好内容”。


也许每次转型都要面临对未知的恐惧,但李小鸣认为“第一次尝试了不同的东西之后,会让你觉得(转型)没有那么可怕”。 


同时,10次尝试也让李小鸣变得更务实和理性,“人要遵从内心的选择,也要知道现实的不易”,他认为,在转型的考虑中,需要看清自己的能力,挖掘自身的资源,理解市场的需求,在这三者中找出交集,再做决定。


李小鸣的故事让人想到“无问西东”这个率性的词语,但他却坦言其中的艰难,又不无坦然地说,“你要在你出去的时候,尽量想清楚为什么出发,也要想清楚,出发要付出什么样的成本。”。他说,“尝试是会遇到伤痛的”,自我实现是在残酷的现实中进行的,它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永远都存在。


图/做了Join后,李小鸣变成了拍照控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