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到“隐形贫困人口”:商业噱头还是场上的肆意狂欢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微观

邢台 

身边人 身边事儿; 好听的 好看的 好玩的

最近,网络上继“佛系”之后又开始蹿红了一个新词:“隐形贫困人口”。它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方面,他们非常“能花钱”,看起来很富:到处朋友圈儿里显摆 “炫富”,吃精致的法餐、用限量版的口红、请高价的私教,甚至信用卡巨额透支……;另一方面,他们真的没钱,实际上真穷。并不是什么大款儿”,多半日子过得像“负翁”。

单就字面解读这一网络热词,笔者认为:“隐形贫困人口”绝非简单区分传统意义上的“穷人“和“富人”,它更加关注 “消费指标”,而是泛指 “消费水平永远都走在实际收入水平前面”的那些人。当然了,在他们中间,也不乏月入过万堪称社会精英的“城市白领阶层”

   这“隐形贫困人口”忒抢眼儿,再一次刷新了国人“爱储蓄不消费“略带贬义色彩的观念标签。应当说,它来得快也很急,既映射了一次社会消费观念的转变,也是社会文明、文化包容的直接体现。更是继”佛系青年“之后,又一场由“商业噱头”场景植入、互联思维模式主导、网语境下上“肆意狂欢”

“隐形贫困人口”让年轻人心有戚戚焉。

今日的社会是以“消费”主导的:一个人的成长,是靠消费水平的爬升展现的;一个人的成功,是靠消费能力倒推出来的;自我的实现,要看完成了多少符号性消费。在微信等社交工具上,每个人的名字都变成了一个二维码,而二维码正是一种消费编码。而与消费主义伴生,传统的“无产”概念也发生了变形: “看看自己常晒的朋友圈,再摸摸自己空空的口袋,是自己没错了。”网友评论中的这句话,很清楚地表达出了“无产”的新内涵,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消费文化和弥散性焦虑会同时成为青年群体中的热门话题域。

只有商业的逻辑,独缺真切社会关照

你要知道:从《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的佛系青年,到《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抛弃体”,制造“流行”成为自媒体收割流量的方式,这背后可能只有商业的逻辑,却缺乏真切的社会关照
    因为“隐形贫困人口”火了之时,真正的贫困人口却可能连接触到这个热词的机会都没有!

数据显示,“隐形的贫困人口”大部分人月入一万多,但在护肤、穿衣、饮食上毫不吝啬——穿着3000块的西装,敷着100块一片的面膜,吃着来自智利葡萄界的香奈儿,租着6500块带落地窗的大房子。
    非理性消费、收入较低、生活成本较高、缺乏理财意识才是“隐形贫困人口”出现的四大原因。换个角度看,显性奢侈,其实是融入城市的一种方式。
    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消费经常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享受了高级生活还高喊自己贫穷,未免太矫情了吧

该如何理性解读 “消费升级”?

这还涉及到大众该如何理性解读 “消费升级”的问题:这是一个行为更疯狂、规模更庞大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群体。横空造出“隐形贫困人口”,不免令人联想起多年前也曾持续引起讨论的“月光族”。二者都没有赡养父母的后顾之忧,都特注重个人感受、不委屈自己。然而,我们的社会显现出的态度却愈发趋于理解和包容。今天,“隐形贫困”倒成了大众津津乐道的自嘲时尚。或许,坦然面对“隐形贫困”,不失为一种豁达的金钱观

大约三四十年前,日本人也热衷于出国旅游买买买,横扫欧洲奢侈品。算起来,出国扫货风传入中国,也已有十多年时间,其中“隐形贫困人口”的贡献值不会低。这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经历,无谓褒贬,也无对错之分。现在,我们隐约可以看到,冲动消费的符号初现由财富、奢华转向健康、精致的端倪
    这并不悖世界潮流!不过,其得以形成的前提必须是:一个富起来的社会

 过度的商业化确实在制造消费错觉

最后,该引起我们深度思考的是:过度的商业化确实在制造“肾可以不要,iPhone必须买下”的消费错觉

正向来看,金融创新的力量不容小觑,芝麻信用、京东白条、各色小额消费贷,“不动声色”地推动了超前消费,有经济学家已经开始担心,一个高储蓄的中国正慢慢走向个人消费的高负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代年轻人的父母,晚年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年轻人眼下家庭负担还不大。
    而反向刺激则是压力。生活有压力,“反正买不起房”,很多年轻人索性在其他物质消费上放飞自我;工作有压力,据说十点后加完班的出租车上,不少女性白领喜欢打开淘宝,怒刷几单,以解心头愤懑。

很显然,透过一个可能本为调侃而创设的热词,我们看得见消费文化的爆炸式发展、消费预期的代际变化以及“贫困线”背后的心灵曲线

显形贫困:真正“花不起钱”“不敢花钱”的

没错,富起来的中国,从没有拒绝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与这些有着强大消费能力的人群比起来,那些在都市中真正“花不起钱”“不敢花钱”的人群,才更像真正的“隐形贫困人口”。物质社会循循善诱地挤眉弄眼,要求刷新生活模式、体验新的消费,但消费能力的真实局限,却让他们既要接受物质的相对匮乏,更承受着体面和尊严的丧失感。或许,他们更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题外话 


脱离“隐形贫困人口”的十条法则

1.不熟不做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在投资市场中,不懂行情就意味着血本无归了。看到别人炒股是赚钱的,等到自己做了,却发现只有赔钱的份儿。这是因为每种投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如果你不熟悉它们,是难以掌握这些东西的。

“做熟不做生”一直是中国生意人不外传的法宝之一。但是,现在的人理财意识越来越强,相当一部分人投资理财时有“跟风”的趋势。

2.比赚钱更重要的是“风险”

所有钱赚回来都是有代价的。就像一路高歌的比特币价格让多少人一夜暴富,同样也能让多少人一夜赔光。

关于赚钱这件事,思考顺序都应该是这样:先想失去,再想得到。如果亏损使你无法承受,那就别干了。

3.“曾经是穷人”的思维

“穷人思维”不是“穷人”的思维,而是“曾经是穷人”的思维。不管是70、80、90后,大部分人都是在资源相对不足的环境中成长,多多少少有点“穷人思维”。“曾经是穷人”的思维常拿曾经的标准衡量现在的物质条件。

父母每年过年大扫除扔东西时,总爱念叨一句话:“穷人才留破烂,越留越穷。”其实,“穷人思维”才是我们最应扔掉的越留越穷的“破烂”。穷的不是缺钱的人,而是在“穷人思维”的怪圈里走不出来的人。

4.先考虑目标,再寻找资源

富人思维=目标导向,穷人思维=量入为出。穷人只会考虑“买不买得起”,富人只考虑“该不该买”。穷人思维买房,先考虑我有多少钱付首付,月收入多少还贷?再倒过来推算,自己该不该买房,买什么房。

富人思维买房,首先问,我要不要买房,想买什么房?然后再算,还差多少,怎么解决。

如果一项任务的目标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不能以资源不足为理由,去否定这个目标。

5.“穷人思维”:用时间换钱

穷人的时间不值钱,所以愿意用时间换钱,这是一种“经济行为”。但当你的口袋已走出穷困,却仍然把自己的时间、别人的时间看得太不值钱的话,说明你的脑袋依然停留在“穷人思维”中。

穷人就是那种钱绝对少,但时间相对多的人。

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说,“穷人思维”往往过于注重“沉没成本”。

6.“冲动性消费”导致贫困

“冲动性消费”是人的理性很难控制的一种心理现象。而女性的消费比男性消费更具有冲动性,而信用卡消费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只有真正的钞票能给你带来“付款的痛苦”。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家Drazen Prelec教授说,信用卡不仅麻醉了这种痛苦,而且它能增加从花钱中获得多巴胺的欲望。人们当看到、接触到信用卡时,就像饥饿的人闻到烤饼干的味道:你将感到不得不挥霍,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7.富人的钱不是省出来的

富人的钱,从来不是勤劳和节俭得来的,勤劳和节俭只能进入小资阶层。致富的是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和执行能力。无非就是三条渠道:出售资源、配置资源、掌握资本。

人的永远用省钱对待财富,而富人同样会省钱,但是他会把钱省出来,然后投到对抗通胀和自我增值的一切方方面面。俗话说的好:30岁之前靠人生钱,30岁以后主要靠钱生钱!

8.“隐形贫困人口”如何逆袭

一般来说,有钱人的境外资产配置仍然集中在储蓄和现金、股票和债券类产品等主流投资类别。而资产规模越大的有钱人,境外资产配置越为分散。

分散的配置可以有效的对抗风险。那对于“隐形贫困人口”是否有效呢?答案是必然的,资金的复利增长是指数性。炒股的人都知道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波好的行情,出现很多龙头股,而利用一小部分资金来实现以小博大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即便没有成功也不会影响到整体的资产情况。

9.没有“被动收入”就没有说“不”的能力

一定要赚足够的钱,让它们产生足够的“被动收入”,才可能对世界有说不的能力。

有了“被动收入”,一个人才可以不需要出卖时间讨生活,才能在按下辞职信的回车键时,一点都不担心。

用钱赚钱,是比“用时间赚钱”,“用资源赚钱”更容易掌握的方法论,是一个有科学依据可依循的世界,它值得贯穿你的一生。

10.富人比穷人更敢于行动

天下财富遍地流,看你敢求不敢求。金钱多么诱人啊,但要赚大钱一定要敢于行动!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行动你不可能赚钱,不敢行动你赚不了大钱。敢想还要敢干,不敢冒险只能小打小闹,赚个小钱。而在冒险之前则需要做大量的努力和准备工作,而不是胡乱冒险。

END


冷暖

天下

   网聚人气 推介热点    传递快乐 制造流行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