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不可得寸进尺,透支别人的善意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理解别人的善意,就会努力以求之回报。




对他人的善良无感,就会贪婪无度,怨罹不休。


01


20年前,老刘以出国留学的名目,跑到美国淘金。


到了地方两眼一,跟当时许多赴美的人一样,靠在餐馆端盘子残喘。


打的是黑工,薪水超低。


但如果运气好,多拿些食客的小费,算是主营收入。


可是美国那边的饭菜吃法,跟这边的流程不太一样。


一次,老刘因不熟悉规矩,惹客人不高兴,老板发飙,当场让他走人。


危急时刻,餐馆领班站出来,说:


老板,不用赶走他,这人很上心的,我愿意花点时间带带他,准保不让你失望。


老刘留了下来,对领班感激不尽。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领班真的很仗义,把自己招待的客人让给老刘,还有许多细节上的吩咐。


诸如客人的习性与脾气,让老刘少犯错误,省了好多力气,也拿到了小费。


过了段时间,老刘无意中发现:领班拿到的小费,比他要多得多,几乎是他的10倍。


仔细观察,终于发现:


领班让给老刘的,都是些垃圾客人,或是只有一点点小费,或是根本就不给小费。

 

而那些优质客户,掏小费丝毫也不手软的,领班全都留给了自己。


当时老刘悲愤交加:我以为你是好心,岂知竟是个恶意陷阱。


02


老刘恨死了领班。


如果警察不管,他早把领班打死十几次了。


偏巧在这时候,他在杂志上读到篇文章。


作者是个出身贫寒的苦命人,文笔粗又糙,但人气很高。

 

这个作家,有娘生没爹养,打小在佛罗里达的孤儿院长大。


小时候就没吃过一天饱饭,也没接受过正经教育,待到成人,被一脚踹到社会上。

 

饥寒落魄,无以为生。


有一天,他饿得在街上团团转,走过一户人家,看到女主人正坐在草坪上,逗着笼子里的一只鹦鹉,吃着美味的馅饼。


他饿极了,两眼直勾勾盯着馅饼,不停咽口水。


女主人注意到他,问:需要帮忙吗?

 

他嗫嗫开口:我······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女人站起来回房间,一会拿着块热气腾腾的馅饼出来:帮个忙好吗?馅饼烙多了,如果你愿意替我吃掉,我会非常感激。

 

他狼吞虎咽的把馅饼吃掉。

 

女人又说了句:希望你以后能继续帮我,我总是把馅饼烙多。


此后,还未成为作家的流浪儿,就每天去那户人家,狂吃馅饼。


吃着吃着,他感觉好象什么地方不对。

 

那只鹦鹉,人话说得维妙维肖。


起初他去时,鹦鹉蹲在笼子里,大声的向他问好。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女主人却用一块布,把鹦鹉笼子罩住了。


不让他看到鹦鹉,为什么呢?

 

越是看不到鹦鹉,流浪儿越是好奇。


又一天,他照例去吃馅饼,当女主人回房间时,他一下子,把鹦鹉笼子上的布掀开了。

 

鹦鹉看到他,立即欢叫起来:


那个不要脸的又来了,又来吃我们家的馅饼啦。

那个不要脸的又来了,又来吃我们家的馅饼啦。

 

当时流浪儿就震惊了:

 

他还以为,人家自己辛苦赚来的食物,理所当然就应该给他吃。

现在他才知道,施舍是善良,但不是弱智。

万不可得寸进尺,透支别人的善意。


老刘说,当他读到这篇文章时,脑壳像被铁锅重击了一下:咣当当,嗡嗡嗡。

 

感觉这篇文章,说的就是自己。


领班替自己保住工作,还把客人让给自己,指导自己少犯错,那是善良。


可自己,却反而认为领班居心险恶,坑害自己。


仅仅是因为,领班没有把最优质的客人,全都让给自己。


可人家只是善良,又不是白痴。


自己凭什么,用这么高的道德标准,要求人家?


人家领班也是有家有口,要吃饭要谋生的。


如果当初自己被老板赶走,对领班一无所损,只会让自己陷入绝境。


可是领班做了件对自己没任何好处,却拯老刘于绝境的善事,主动说情留下了他。


可换来的不是感激,却是深深的怨憎。


03


就好象农夫和蛇,农夫救了冻僵的蛇,蛇却反咬农夫一口。

 

就好象东郭先生和狼,东郭救了狼,狼却非要吃掉东郭先生。

 

自己怎么会这样?

 

不知不觉之中,成了一个无耻的人?

 

当时老刘就意识到了,他好像遇到了人性的一个坑。

 

这个坑,已经埋了无数人,如果自己陷进去,铁定是百死莫赎。


那个美国流浪儿,后来之所以成为作家,就是因为他发现了人性这个坑。

 

跌进坑里,就只能一生潦倒,怨恨不休。

 

爬出来,至少是个作家,可以拿这段经历换钱。

 

这个坑就是:对别人的善意无感。

 

人最怕最怕的,就是对别人的善意与善行无感。


在你饿得要死时,人家给你个馅饼。


一个馅饼虽然小,但那也是人家的劳动所得。


你无尝占有了别人的劳动,就应该有所凛戒,知道人家的付出,实属不易。


可是你对人家的劳动付出无感,吃了一口还想吃第二口,吃了第二口再继续吃。


久而久之吃成习惯,认为人家喂你养你理所应当。


一旦哪天人家养不起你了,你就会心生怨恨,却全然忘记了你所得到的一切,已是超出于人家能力之外的善良。

 

老刘当时就是走到这一步。


领班帮他保住工作,让给他客户,他非但不感激,反而怨恨领班不把最好的客户送给自己。


就是因为他对领班的善意无感,不说发愤回报,反而得寸进尺,索求无度。


老刘发誓,不做农夫怀里的蛇,也不做东郭先生救的那匹狼。


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视角。


此后在餐馆里,但凡有食客进来,不管是哪个侍应生伺候,老刘都会用心做一个目测,对食客的职业、习性、脾气品性及慷慨程度,做个评估,打个分数。

 

自己的人生,自己努力,自己的小费,凭本事挣。


最锻炼人的地方,就是服务行业。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   餐馆侍应生出身,拿手绝技是单手打蛋300枚,手都不带颤抖的。


女影星安迪·麦克道威尔   餐馆侍应小妹出身,就是端盘子时训练出一张迷死人的笑脸。


俄亥俄州州议员玛西娅·福吉   就是在餐馆学会的观察人。


曾任白宫幕僚长的安德鲁·卡德   是在餐馆学会的操纵对手情绪。

 

老刘拿他当时落魄的情境,当成了成长训练营,刻苦磨砺认知人性。


再也不牢骚满腹怨气冲天,再也不会对别人的善意无感。


因为心里没有怨恨,理解别人付出的艰难,所以总是流露出真诚的微笑。


他爬出了人性的陷阱,因而获得了更多、更真诚的回报,也获得了一生的、心灵安宁。


04


人生不过一转念。

 

理解别人的善意,就会努力以求之回报。


对他人的善良无感,就会贪婪无度,怨罹不休。

 

前者,以智力为武器,扩展自我生存空间。


以道德为盾,守护自己的心灵。

 

后者,以道德为武器,不断攻击别人。


却以智力为盾,不断替自己的负恩反噬寻找借口。

 

前者是一条光明坦途,后者却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坑。


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双方都有充足的理由。


反而是后者,那些对他人付出无感的淡漠者,往往有着更多的、怨憎理由。


对他人善良无感的怨憎,是一个死循环程序。


程序一旦启动,就无休无止占据大脑空间,压抑智商。


许多愤愤不平的人,就是因为脑子里始终在运行这个垃圾程序,越运行越愤怒,越愤怒智商越低。


最后是把自己的命运,弄成了个滴溜溜原地打转的死循环,彻底荒废自己。


总是感觉自己委屈,总觉得别人付出的还不够。


然而一个人的成就与尊荣,来自于自我付出的累积,别人付出再多,也无法成就于你。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知其理,明其行,心打开,怨放下,你再看这世界,就与此前完全不同。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