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在内蒙(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上周发了《假装在内蒙(上)》,有朋友留言说在内蒙,很多店家都只做很少的几样小吃,想要尝遍这些小吃要去好几家店才可以。确实,很多地方代表小吃都是特色经营,在小店里由专人负责烹制,汇聚到一家餐厅后往往变味,这也是很无奈。


大师水准的压轴出场:蒙古馅饼、稍麦和羊杂汤。

蒙古馅饼距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最早是以特产的荞麦面做皮,牛羊猪肉为馅,采用干烙水烹的方法制成,明末清初从民间传入王府,制作方法改为用白面做皮,豆油煎制。汉族人说:“好吃不如饺子。”蒙古族有句俗话:“好吃不如馅饼。”,蒙古族馅饼是上等地方美食,是蒙古族人家招待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


蒙古馅饼在包好后需要先用少量油将锅擦光滑防止馅饼粘锅。烙时要掌握好火候,火大,饼皮发焦而馅会夹生;火小,肉馅失水过多导致馅饼口感太柴。初步烙好后,还有一个重要步骤:走油。就是把烙好的馅饼放在锅内四周,擦去锅里的面渣,在锅底放一勺油,烧热后将馅饼放入油中,待两面煎黄后,即可装盘食用。走油的作用在于第二次烙饼时加的油浸不到面皮里,香酥不腻,同时薄薄的面皮里浸满肉香,非常好吃。

这家店的蒙古馅饼一上桌就油香扑鼻,咬一口,面皮酥脆,内馅汁水饱满,“走油”的工序功不可没,必须给十分啊。但是你只能吃一份,因为要给稍麦留肚子。


稍麦(不是烧卖哦,内蒙人也有读成“稍美”的)也是内蒙古中西部传统美食,起源于明末清初归化城(现呼和浩特玉泉区),以羊肉大葱生姜做馅,皮薄如蝉翼,出笼鲜香四溢,之后传入京城,进而向南方传播,名字也变成烧卖,馅料花样百出。最后,稍麦和烧卖变成口味完全不同的两种美食。

传说,明末清初之时,在归化城中大南街大召寺有哥俩以卖包子为生。后来哥哥娶了媳妇,嫂嫂要求分家,包子店归哥嫂,弟弟在店里打工。弟弟除了吃饱以外,再无分文收入,为了今后娶媳妇成家,弟弟在包子上锅蒸时,就做了些薄皮开口的“包子”区分开卖,卖包子的钱给哥哥,稍带卖的钱积攒起来。久而久之,很多人喜欢这个不像包子的包子,取名“捎卖”,取捎带着卖之意。



内蒙人民忒实在,稍麦是按两卖,一两8个,这个“两”指的是稍麦皮的重量,单个稍麦连皮带肉在一两以上,一两稍麦差不多要一斤。【这就是2两。照片来自网络】

在内蒙,如果有人一顿可以吃2两稍麦,那就是货真价实的饭桶。考虑到上海人民的胃口,这家店的稍麦是3个一笼起卖,皮薄馅大,晶莹剔透,褶皱就像是盛开的牡丹花,品质完全不输刚才的馅饼,也满分啦。


汉族人将动物杂碎也叫做下水,虽然味道鲜美,却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无论你平时有多喜欢吃,如果宴请重要宾客,溜肥肠之类的菜品还是能免则免。但是蒙古族的羊杂汤却在诸小吃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讲究颇多,有“三料、三汤、三味”之说。三料又分为主三料和辅三料,主三料即为心、肝、肺,又称三红,副三料即肚、肠、头蹄肉。三汤即原汤杂碎、清汤杂碎、老汤杂碎。三味很简单,就是佐餐三味:香菜、辣椒面、盐。我的朋友给这家餐厅的羊杂汤打了满分,原因是汤中有肥肠和土豆。肥肠和土豆虽然不是多么珍贵的食材,但是肥肠清洗不易,很多餐厅偷工减料就免掉了,而土豆加入的时机是对大厨火候掌握的考验,放的太早,土豆化泥会使羊杂汤不清爽,加的过晚土豆不够酥烂入味。


这里多说一句,很多东北菜、西北菜里都喜欢用土豆,土豆虽然是个便宜又好吃的东西,但是对火候的要求比较高,你是想吃脆的、糯的还是绵软的需要不同的火候和烹饪方式,中国家常菜第一名的“酸辣土豆丝”,你在不同地区吃到的从口感和味道都会有所不同。

内蒙人吃羊杂时的经典搭配是砖茶和白皮焙子。内蒙人吃肉食和奶制品较多,砖茶可以解腻助消化,并且可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弥补蔬菜摄入不足的问题。焙子类似于烧饼或者新疆人的馕,有白皮焙子、牛舌头、油旋罗锅、千层、油酥、豆沙焙子、糖焙子、咸焙子等,外形和口味都有差异。但都是用小麦面发酵兑碱烤制而成的,只是配料有所不同。白皮焙子外皮干脆内层喧软,麦香浓郁,是内蒙人居家旅行最爱的方便食品。因为羊杂汤口味已经非常丰富了,所以最简单的白皮焙子是最好的搭配。


蒙餐不止有稍麦上的枸杞,还有歌舞和哈达。最后夸一下他家的歌舞表演。很多民族风味餐厅里都喜欢安排本民族歌舞表演助兴,虽然这家餐厅最初的背景音乐被我吐槽,但是席间歌舞表演还是蛮有水准的。表演顶碗舞的妹子还有敬献哈达环节。包厢的客人别急,你可以点歌让歌手到包厢里演唱。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