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艺术·大家 丨徐旭:天上岂可掉馅儿饼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



  天上岂可掉馅儿饼

——致《方力钧》一书编著者严虹

文 / 徐旭


严虹:晚上好!


感谢高效率的“宅急送”快递员,当然,更要感谢你!你看,这本一百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书竟然这么快就飞到我手中了。用一百根五彩的细线编织成的此书内容,我暂时不说;首先,我想夸赞一下由你、你的责编和特约编辑们通力合作出来的这本纸质出版物的装帧设计,它的确特别精美!精美得令我捧在手中久久不忍放下。考究的书套、米黄的内页纸张、大小适度的字型、还原率极为精确的插图,以及掂在手中的份量,都使得它完全有资格作为我国近年来书籍设计与出版最高水平的代表与典范之一。



一本书的内容固然至关重要,然而,如果这本内容至关重要的书籍被出版者捣饬得像个农妇或厨娘似的,“她”何以能够在茫茫人海中引人侧目?所以,书籍的装帧与相关形式设计就是一项宝马配好鞍的形象设计工程。


《方力钧》这本书由于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有了一副上乘的“行头”,所以,它就具备了勾人眼球并刺激读者立即打开阅读的欲望挑逗吸引力。在当下这个纸质出版物市场日趋不景气的互联网时代,好书必须有好的包装。这道理应当是不言而喻的,我就不多说了。



为了成就这本访谈体的书,你整整耗去了一年的大好光阴,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能让一个如花似玉的女性义无反顾地割舍一年光阴去成就的事情,那事情本身应当是美好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有长久生命力的。


话虽这么说,但要把一百个与方力钧的过往生命与艺术历程有交集的人,从东南西北、犄角旮旯寻找到;然后又让他们打开各自的记忆仓库,把编著者所希望获得的故事,一一绘声绘色地倾诉出来。这项艰巨的工作,绝非所有写作者都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如愿以偿地完成的;然而,你却完成了。



至于你是如何完成它的,你为完成它又付出了多少心血?我仔细阅读了你的“自序”,也同样仔细地阅读了黄立平的“序言”多次,但却没能找到任何“历尽艰辛”的相关叙述或描述;相反,我只看到了你为这幢“华厦”的成功建造而感到欣慰与感动的心情。


作为一个从事访谈录写作已有八年“工龄”的写作者,我完全可以猜想得到,你这一年内的工作量与实际付出的劳动量大致上该有多么的繁重与艰巨。这种繁重与艰巨的身心付出,没有这种体验之人,是绝对难以想象到的。



关于此书的价值,正如你在“自序”中,即它的第七页中所言的那样:写一个人的书,不带有任何褒贬,记录一个人和一个时代。希望能通过100个人的口述实录,告诉一个你所不知道的方力钧。他是一个多维度的人,这本书,记录历史,写给当下,留给未来。                             


关于方力钧,多年来在艺术圈内流传有千奇百怪的N多种传说,所有传说的编造者都有意或无意忽略了一个事实,这就是:方力钧是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渡到市场经济时代的社会转型期在当代艺术领域里出现的一个必然结果。社会与时代选择了方力钧,而方力钧也顺应了社会与时代的选择。为了顺应这个选择,方力钧在此之前就早已用他的独特的人生成长经历、人格与人品,以及对艺术的勤奋与执着追求精神,做好了铺垫性的准备。  



当年尚在中央美院求学的方力钧说出:“我们宁愿被称作失落的、无聊的、危险的、泼皮的、迷茫的,却再不能是被欺骗的。别再想用老方法教育我们,任何教条都会被打上一百个问号,然后被否定,被扔到垃圾堆里去。”这段话的前后脚时间里,在文学圈里,被称为“痞子文学”的代表人物王朔也嬉皮笑脸地横空出世了;在影视剧圈,冯小刚们也玩世不恭地崭露头角了,而在流行音乐圈里,崔健也以“假行僧”的嘴脸开始了“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他们,与方力钧一样,躲避了那个时代的伪道学家们以集体主义的名义对年轻一代的“崇高”说教,,为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新文化元素,从而,影响了新世纪到来后的文化中国。   



《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这本书如果仅仅只被看作关于方力钧的个人成长史的话,那就大大低估了此书的独特价值;那么,此书的价值何在?我以为,它就在于:它的编著者有意识避开宏大叙事式的艺术史的写作方式,力图使用感性、真实、客观、零距离式的微观透视角度,通过一个最具传奇性的艺术家,去为未来的艺术史撰写者奠定下一块结结实实的基石。



严虹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吧?在不经意之间,你竟然做出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这就是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 ,往来穿行于天南地北,用一百个与方力钧有生命或艺术交集的人士的口述实录,做成了一本具有不可替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史个人文献。



现在,我手中有了“方力钧”漂亮的“上半截”,接下来,我将得陇望蜀地眺望着它的“中段”与“下半截”,在经你的纤纤玉手触摸之后,也能早日同样美丽的诞生!


即诵夏祺!                        


徐旭于2017年6月26日晚





【徐旭简历】


著名文艺批评家、策展人。文艺学硕士,大众文化研究学者。曾在《画刊》、《美术馆》、《中国油画》、《文化研究》、《阳光时务》、《库艺术》、《当代艺术》、《南都周刊》、《凤凰周刊》等中外期刊发表学术文章。并受聘《凤凰读药周刊》和《中国美术报》专栏作家,《当代艺术》杂志学术顾问;2002年至今,作为国际、国内多个大型艺术展览学术主持,为中国前沿艺术提供学术理论与支持。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